NASA的OSIRIS-REx航天器于2018年12月抵達小行星Bennu,僅一周后,它發(fā)現(xiàn)了Bennu的與眾不同之處:小行星正在向太空中發(fā)射粒子。
太空船的導航攝像機首先發(fā)現(xiàn)了這些粒子,但科學家最初認為它們只是背景中的星星。經(jīng)過更嚴格的審查,OSIRIS-REx團隊意識到它們是巖石顆粒,并擔心它們可能構成危險。
失去質量的小行星被稱為“活動小行星”,有時被稱為“主帶彗星”。它們有時會留下短暫的灰塵和碎屑痕跡,看起來像彗星的尾巴。首次觀察到這些類型的小行星時,天文學家認為這條小徑是由融化的冰制成的,就像彗星的尾巴一樣。但是現(xiàn)在我們知道,有幾種機制可以導致小行星活躍。
天文學家還沒有發(fā)現(xiàn)很多活躍的小行星,而且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正在丟失的物質如此之多,以至于在望遠鏡中都可以看到。大多數(shù)小行星都是穩(wěn)定的,實際上,在地球觀測中,Bennu似乎是一顆不活躍的小行星。自然,與OSIRIS-REx一起工作的科學家想了解更多,而在太空船上絆腳石提供了一個無計劃的機會來近距離研究這些小行星之一。
“在Bennu的許多驚喜中,粒子的噴射激發(fā)了我們的好奇心,我們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一直在研究這個謎團,”圖森亞利桑那大學OSIRIS-REx首席研究員Dante Lauretta說。他在新聞稿中說:“這是擴展我們對小行星行為方式的了解的絕佳機會。”
像Bennu這樣的活躍小行星有多種原因。其中包括升華的冰,撞擊,旋轉不穩(wěn)定性,熱破裂和靜電排斥。在12月6日的《科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論文中,勞雷塔(Lauretta)和其他科學家介紹了他們對本努質量損失的觀測結果。該論文的標題為“從活動小行星(101955)Bennu表面噴出粒子的情節(jié)”。
該論文的標題清楚地表明這些粒子噴射是間歇性的而不是連續(xù)的。該團隊專注于1月6日,1月,19日和2月11日的三個最大粒子噴射事件。最大的事件發(fā)生在1月6日,當時OSIRIS-REx看到大約200顆顆粒離開Bennu??傮w而言,粒子以每秒約3米(6英尺)的速度行進,尺寸范圍從不到一英寸到最大4英寸(10厘米)。
三者中的每一個都發(fā)生在小行星表面的不同位置。一處發(fā)生在南半球,兩處發(fā)生在赤道附近。它們?nèi)及l(fā)生在中午,而這些地點似乎沒有什么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