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訪問月球遠端的漫游者發(fā)現(xiàn)了一層深達12米(39英尺)深的月塵。
漫游者及其著陸器位于月球的馮·卡曼火山口,是中國China娥四號任務的一部分。它們于2019年1月3日降落在那里,標志著任何航天器都沒有第一次撞到月球的遠端。
流動站首次用雷達測量了月球表面的塵埃,來自中國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員在周三發(fā)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結(jié)果。
月球塵埃,也稱為雷格石(regolith),是一種類似滑石粉的粉塵狀巖石和塵埃,在數(shù)十億年前的小行星轟擊月球表面后就沉淀下來。Chang娥四號的發(fā)現(xiàn)證實,這種塵埃也覆蓋了月球的另一面,科學家稱其為“相當厚”的一層。
“這項工作表明,[C娥四號”雷達的廣泛使用可以極大地增進我們對月球撞擊和火山活動歷史的了解,并且可以為理解月球另一邊的地質(zhì)演化提供新的思路。”研究作者寫道。
這種理解將是未來登月任務的關(guān)鍵。當月球塵埃接近月球表面時,它會使飛船的儀器蒙上陰影,從而增加了失敗的風險。
Regolith之前曾引起問題
宇航員佩吉·惠特森(Peggy Whitson)在太空中生活了665天,此前他告訴《商業(yè)內(nèi)幕》(Business Insider),阿波羅任務“塵土問題很多”。
惠特森說:“如果我們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來建立永久性的棲息地,我們必須弄清楚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