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日益成為全球社會和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預計這些影響將造成巨大的破壞和傷害,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預測,升溫 1.5°C 可能導致 2100 年海平面上升 0.4 米,多達 6900 萬人面臨洪水。
當前的全球排放目標只能通過加速創(chuàng)新技術來實現,使行業(yè)能夠將其組織轉向可持續(xù)運營。數字技術可能是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強大、最可擴展的工具,而5G處于這項工作的最前沿。
無線網絡運營商已經采取了許多措施來限制排放,例如降低能耗、改用更高效的網絡設備以及采購可再生能源。然而,要抵消移動網絡上數據量的增長,需要的不僅僅是對當前網絡的改進。
5G 在對抗氣候變化影響的潛力方面具有三重影響:5G 的能效顯著提高,將減少溫室氣體,減少其他行業(yè)的排放,并能夠更精確地監(jiān)測我們的環(huán)境,以幫助滿足更廣泛的需求。氣候變化承諾。
快速有效地部署 5G 創(chuàng)建更高效??的無線網絡
5G 有望在延遲、吞吐量和設備連接方面對當前的無線技術進行重大改進,因此,每臺設備的數據需求和設備數量將會增加。
然而,盡管需求增加,但 5G 允許網絡運營商在每單位輸出水平上更加節(jié)能。根據 STL Partners 的說法,5G 有可能將傳輸的每比特數據的能耗降低 98%。反過來,這意味著在 2020 年至 2030 年間,全球累計減少了超過 10 億噸的二氧化碳——全球所有海運或所有航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一年。
隨著創(chuàng)新設備制造商發(fā)布將多種無線電技術結合在單個設備中的硬件,這一理論得以實現,從而提高了每個站點的能源效率。網絡功能虛擬化 (NFV)、軟件定義網絡 (SDN) 和網絡切片等技術將使運營商能夠對其網絡獲得更高程度的控制,這將使他們能夠監(jiān)控其能源消耗、擴大或縮小以滿足需求。
5G使高排放行業(yè)能夠減少自身排放
5G 在延遲和帶寬方面的改進,結合移動邊緣計算 (MEC) 等新技術功能,也將實現新的用例,這將大大減少大多數垂直行業(yè)的排放。這將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從而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