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意思是如果把漂亮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出自大文豪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翻譯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射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xiàn),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美麗的。如果把漂亮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賞析詩的上闕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姿雨態(tài)?!八鉃囦偾绶胶谩泵鑼懳骱缣斓乃猓涸跔N爛的陽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漂亮?!吧缴諠饔暌嗥妗泵鑼懹晏斓纳缴涸谟昴换\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異。從第一首詩可知,這一天作者陪著客人在西湖游宴終日,早晨陽光鮮艷,后來轉陰,入暮后下起雨來。
而在善于領會自然并對西湖有深厚感情的作者眼中,無論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異的。從“晴方好”“雨亦奇”這一贊評,可以想見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山勝景,也可想見作者即景揮毫時的興會及其灑脫的性格、開闊的胸懷。上闕寫的景是交換、對應之景,情是廣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間情景相對,西湖之美概寫無余,作者蘇軾之情表現(xiàn)無遺。
下闕詩里,作者沒有緊承前兩句,進一步運用他的寫氣圖貌之筆來描繪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遺貌取神,只用一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傳出了湖山的神韻。喻體和本體之間,除了從字面看,西湖與西子同有一個“西”字外,作者的著眼點所在只是當前的西湖之美,在風神韻味上,與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相似之處。而正因西湖與西子都是其美在神,因此對西湖來說,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淡妝也好,濃抹也好,都無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對這個比喻,存在有兩種相反的解說:一說認為作者“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妝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濃妝的西子”;一說認為作者是“以晴天比濃妝,雨天比淡妝”。兩說都各有所見,各有所據(jù)。
但就才情橫溢的作者而言,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詩思偶到的神來之筆,只是一時心與景會,從西湖的美景聯(lián)想到作為美的化身的西子,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應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當其設喻之際、下筆之時,恐怕未必拘泥于晴與雨二者,何者指濃妝,何者指淡妝。
觀賞這首詩時,如果一定要使?jié)鈯y、淡妝分屬晴、雨,可能反而有損于比喻的完整性、詩思的空靈美。
感謝閱讀,以上就是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意思的相關內容。希翼為大家整理的這篇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意思內容能夠解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