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景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贈劉景文》翻譯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惟獨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黃桔綠的時節(jié)啊。
《贈劉景文》注釋①劉景文:劉季孫(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宋仁宗嘉祐間,以左班殿直監(jiān)饒州酒務,攝州學事(《石林詩話》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庫副使為兩浙兵馬都監(jiān)。因蘇軾薦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傳,性好異書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祿賜盡於藏書之費。事見《東坡全集》卷六三《乞賻贈劉季孫狀》、《東都事略》卷一一○《劉平傳》。
劉景文的父親劉皴是北宋的將軍,所以也養(yǎng)成他豪放的個性。因此蘇軾稱他為“大方奇士”。
②擎:舉,向上托。(擎雨蓋:喻指荷葉)
③傲霜:不怕霜凍,堅毅不屈。
④君:你,指劉景文。
⑤蓋:車蓋,這里比喻荷葉。
《贈劉景文》賞析這首詩作于元祐五年(1090)蘇軾知杭州時。劉季孫,字景文,北宋開封祥符(今屬河南開封)人,當時任兩浙兵馬都監(jiān),也在杭州。蘇軾很看重劉景文,曾稱他為“大方奇士”,與他詩酒往還,交誼頗深。
詩中所詠為初冬景物。為了突出“橙黃橘綠”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詩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筆墨描繪了一幅殘秋的圖景:那曾經(jīng)碧葉接天、紅花映日的渚蓮塘荷,現(xiàn)在早已翠減紅衰,枯敗的莖葉再也不能舉起綠傘,遮擋風雨了;獨立疏籬的殘菊,雖然蒂有余香,卻亦枝無全葉,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風傲霜,依舊勁節(jié)。自然界千姿萬態(tài),一年之中,花開花落,可說是季季不同,月月有異。
這里,詩人卻只選擇了荷與菊這兩種分別在夏、秋獨領(lǐng)風騷的花,寫出它們的衰殘,來襯托橙橘的歲寒之心。詩人的高明還在于,他不是簡單地寫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將描寫的筆觸伸向了荷葉和菊枝。
終荷花之一生,荷葉都是為之增姿,不可或缺的。蘇軾用擎雨無蓋說荷敗凈盡真可謂曲筆傳神!同樣,菊之所以被譽為霜下之杰,不僅因為它蕊寒香冷,姿懷貞秀,還因為它有挺拔勁節(jié)的枝干。
花殘了,枝還能傲霜獨立,才干充分體現(xiàn)它孤標傲世的品行。詩人的觀察可謂細致矣,詩人把握事物本質(zhì)的能力亦可謂強矣!這兩句字面相對,內(nèi)容相連,是謂“流水對”?!耙褵o”、“猶有”,一氣呵成,寫出二花之異。
感謝閱讀,以上就是贈劉景文古詩的意思是什么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翼為大家整理的這篇贈劉景文古詩的意思是什么內(nèi)容能夠解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