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作的時候如何描寫一件事情更好呢?小編準(zhǔn)備了幾個寫事的作文素材,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一位富甲一方的的企業(yè)家到西南某省一個貧困地區(qū)考察。當(dāng)他目睹吃飯用的碗,竟是幾只破得不能再破的陶罐,更讓他吃驚的是全家連一雙筷子也沒有,吃飯時都是直接用手抓。菩薩心腸的企業(yè)家無比同情,便許諾給這戶人家物質(zhì)上的幫助??墒钱?dāng)他走出這戶人家的家門后,又即將改變了主意,因為他看到這戶人家的房前屋后都長著極適合做筷子的竹子。
2.一名記者到一位生活在貧困線心下的女工家里,“送溫暖”,這位女工的丈夫早年病逝,生前欠下了好多錢。他們還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又殘疾。女工微薄的薪水要養(yǎng)活三個人,還要還債。但記者見到這位女工時,卻發(fā)現(xiàn)她臉上的笑容就像她的房間一樣明朗:美麗的門簾是自己用紙做的,灶間的調(diào)味品盡管惟獨油鹽兩種,但油瓶和鹽罐卻擦得干干凈凈。記者進門的時女工遞給記者的拖鞋的鞋底是用舊“解放”鞋的鞋底做的,再用舊毛線織出帶有漂亮圖案的鞋幫,穿著好看又暖和。女工說,家里的水箱,洗衣機都是鄰居淘汰下來送給她的,用著蠻好:孩子很懂事,做完功課還幫她干活……
3.一次在取汽車鑰匙時,李嘉誠不慎丟落了一枚2元硬幣,硬幣滾到車底,當(dāng)時他想若汽車開動,硬幣便可能掉到坑渠里。李嘉誠蹲下身要拾起這枚硬幣,此時旁邊的一名印度籍值班見了,立即代他拾起,李嘉誠收回這枚硬幣后,竟給他100元作答謝。李嘉誠對此的解釋是:“若我不拾起這2元,讓它滾到坑渠里,這2元便于工作會在世上消逝;而100元給了值班,值班便于工作可將之用去。我覺得錢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費。這件小事說明了李嘉誠的一種理財哲學(xué),也反映了他的思維風(fēng)格,那就是以社會總凈值的增損來推斷個人行為的合理與否。咻社會總凈值增加了,自己損失一點也不算什么;相反,如果社會總凈值減少了,自己即使收獲了一定的財利也是一個損失。
4.法國著名的將軍狄龍在他的回顧錄中講過這樣一次惡戰(zhàn),他帶領(lǐng)第80步兵團進攻一個城堡,遭到了敵人堅韌反抗,步兵團被對方火力壓住無法前行。狄龍情急之下大聲對他的部下說:“誰高法炸毀城堡誰就能得到1000法郎?!彼詾槭勘隙〞捌秃罄^,但是沒有一位士兵沖向城堡。狄龍大聲責(zé)罵部下懦弱,侮辱法蘭西國家的軍威。一位軍士長聽罷,大聲對狄龍說:“長官,要是你不提懸賞,全體博士后都會發(fā)起沖鋒的!”狄龍聽罷,轉(zhuǎn)發(fā)了另一條命令:“全體將士,為了法蘭西,前進!”結(jié)果整個步兵團從掩體里沖了出來,最后,全團1194名博士兵惟獨90人生還。尊嚴(yán)比生命更重要,如果用錢驅(qū)使它無異于奇恥大辱。
5.有一年的夏天,天氣非常地炎熱,西瓜的價錢始終跌不下來,不懂事的我卻總是纏著母親買西瓜,而每次都被她巧妙地回絕了。一天下午,鄰家的大孩子坐在門口吃西瓜,看他津津有味的樣子,我竟然蹲在門口呆呆地看。正看得有勁,忽然聽見母親叫我回去收拾玩具,我只得依依不舍地回家。母親一面和我一起收拾,一面卻說:“乖囝,這幾天下了雨,就給你買西瓜,記住,以后不要去看人家吃東西,人家有,我們以后也會有的?!蹦菚r,我只覺得母親太不講理,但逐漸地,我終于明白了這樣的道理:人窮志不短。
來源:高三網(wǎng)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有關(guān)寫事的作文素材 描寫事件的寫作素材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