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線是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附近的一條軍事分界線。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盟國協(xié)議以朝鮮半島上北緯38°線作為蘇、美兩國對日軍事行動和受降范圍的臨時分界線,北部為蘇軍受降區(qū),南部為美軍受降區(qū)。
“三八線”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用血與魂鑄就的安全線,這條安全線過去重要,現(xiàn)在同樣重要。如果美韓軍隊越過了三八線,威脅的就不只是中國東北的穩(wěn)定與安全,而是對中國整個國家的安全的威脅。所以任何國家、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能突破。美韓定點清除也好,斬首也罷,這中國可能攔不住。美韓大兵要想越過“三八線”,中國肯定不會答應。
無論朝鮮政權如何改變,無論朝鮮對華政策是親是疏,中國首先必須保證朝鮮國家的獨立與完整,即美韓不能武力吞并朝鮮。這才是中國的最后底線。
劃出底線的意義,在于表明中國維護國家利益與安全的決心意志。是警告各方勢力,只要越過底線,中國必定會果斷的出手。這才干夠起到威懾作用。因此,中國對朝問題的最后底線是三八線,不是鴨綠江。
三八線怎么來的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戰(zhàn)敗投降的前夕,美國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界,即三八線,美國和蘇聯(lián)分別占據(jù)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的提議,并得到了蘇聯(lián)的認可。由此演變后來朝鮮半島分裂南北陣營的導火線。
1948年大韓民國(韓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分別成立后,三八線成為南北朝鮮實際統(tǒng)治區(qū)的界線。
“三八線”北部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南部為大韓民國。長度248公里,寬度大約4公里。雙方一度都有重兵把守,并互相播放廣播。近幾年局勢緩和,基本沒有沖突,雙方的廣播對峙也已經(jīng)停止。
1950年6月朝鮮人民軍全線越過三八線進攻,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1953年朝鮮戰(zhàn)爭結束后,停戰(zhàn)界線大致上仍沿三八線自東至西橫貫朝鮮半島,因此在中文里仍習慣將其稱為“三八線”。
來源:高三網(wǎng)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三八線是指什么分界線 有哪些意義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