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雖然自由時間比較多,但是我們也不能浪費時間、虛度光陰,還是要好好利用時間做更多故意義的事,下面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來看一下吧!
1、重要的事情先做。
每天選出最重要的三件事,并且保證當天一定能夠完成。在學習和工作中,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分清輕重緩急,要知道急事并不等于重要的事情。
我們多人應該都聽過:上課時,一個教時間治理的老師帶來2個玻璃缸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頭。他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其中一個玻璃缸中先把小石頭、砂倒進去,最后發(fā)現(xiàn)大石頭就放不進去了。而另一個玻璃缸中先放大石頭,其它小石頭和砂卻可以順利的放進去。老師是想聽過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時間治理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優(yōu)先級,若顛倒順序,一堆瑣事占滿了時間,重要的事情就沒有空位了。所以我們每天除了辦又急又重要的事情外,有些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也要學會放掉,要能對人說 no! '
2、運用80%—20%原則。
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時間,只要20%的投入就能產生80%的效率。相對來說,如果使用最低效的時間,投入80%的時間卻只能產生20%效率。一天頭腦最清晰的時候,應該放在最需要專心的工作上。與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時間,相對來說,不需要頭腦那么清晰。所以,我們要把握一天中20%的最高效時間,用在最困難的科目和最需要思量的學習上。
大學的作息時間大學的作息不像高中那樣死板,但也跟部分同學想象的“睡覺睡到自然醒”搭不上邊兒。在大學,這些因素決定著你的作息時間:
1.早晚自習時間
和高中一樣,許多大學保留著早自習和晚自習,但每個大學和每個年級的早晚自習時間都可能不一樣,同學們進校后,要把這項時間了解清晰。
2.上課時間
大學上課的時間因人而異,因為存在選修課,所以每個人的課表可能都不一樣。大學上課通常也沒有固定的教室,但每次課都可能需要帶著課本提前去占座。你可以選擇第一排,也可以選擇最后一排,完全看自己的意愿。
大學上課,每次基本是延續(xù)兩節(jié)小課,一節(jié)課45分鐘,中途會有5-10分鐘的歇息時間。
3.晨練時間
還有一些學校會安排學生晨練,這項任務也可能涉及“打卡”,想睡懶覺的同學需要分外注意。
4.宿舍熄燈時間
大學宿舍大多有規(guī)定的熄燈時間,一般在22:30~23:30不等,如果作業(yè)沒寫完需要挑燈夜讀,記得買個充電式的小臺燈,并在熄燈前抓緊充電。
來源:高三網(wǎng)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大學怎樣高效利用時間 有什么小方法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