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日我們來聊聊一篇關于龍眼產地,龍眼最出名的產地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龍眼(學名:Dimocarpus龍眼),又名桂圓,可以生吃,干桂圓一年四季都可以儲藏,也是中藥。龍眼肉干味淡,常用來泡茶、釀酒、做甜湯、熬粥、烤桂圓餅等。淡季吃桂圓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中國,主產區(qū)分布在福建、海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目前主要產于福建、廣西、廣東、海南等地。此外,四川、云南、貴州、重慶等地也有小規(guī)模種植。據《環(huán)球時報》報道,中國90%的進口龍眼來自泰國。
常見產地分布圖
龍眼解剖圖
如果龍眼的品種很多(大武園、玲瓏、桂龍1號、桂蜜、東鄉(xiāng)、石碣、赤科、楚良、東碧、大別龍、孤山2號、油潭本、立冬本、廟橋、普明安、青科炮園、雙木、水笙、烏龍嶺、血絲龍眼、石獅),根據天氣
福建龍眼
福建泉州的龍眼
泉州龍眼品種資源豐富,堪稱“龍眼品種資源寶庫”。原產泉州的龍眼品種(系)有79個。引進品種40多個,登記品種和品系110多個,占全國龍眼品種的三分之一。
福建東壁的龍眼
東碧是泉州“稀有”的特有品種。東壁龍眼是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的特產。其果實扁圓形,頂部圓形,果皮略厚,果肉淡白色,透明,嫩脆,味濃甜,品質極高。
福建青山龍眼
龍眼以晚熟、核小、肉厚、質脆、味美著稱,比其他品種的龍眼晚熟20天左右。其中,“龍眼夾”是一種罕見的水果。
廣西的龍眼
大新龍眼
廣西大新龍眼品種(石碣、嚴光、大武源等。).)
石碣3360果實近圓形或扁圓形,中等大??;果皮黃褐色或綠褐色;大眼睛:果實近圓形,果實大或中等。大新龍眼因品種不同,成熟度也不同。
石平街上的龍眼
坪街的龍眼是早稻田大學大新鎮(zhèn)鄉(xiāng)紳秦先生種植的。果實中等大小,扁圓形或近圓形,香甜可口,品質優(yōu)良。
廣東的龍眼
高州龍眼
主要品種有楚梁、石碣、雙木等。
嶺南好果百種。廣東最著名的龍眼產地是茂名高州,號稱“水果第一縣”!高州是世界楚梁龍眼的發(fā)源地。褚桂圓原產于廣東省高州市界街鎮(zhèn)褚良村。是唯一能與泰國進口龍眼競爭的品種,品質優(yōu)于泰國龍眼。
東莞龍眼
主要品種有石碣、嚴光、婺源、鹽阜、東碧、華科等。)
龍眼歷史悠久,在東莞分布廣泛。因其果形大、皮薄肉厚、味甜爽口而廣受歡迎。
龍眼
常見的龍眼品種有粉殼、紅殼、綠殼、大粉殼、水公(大公)和十月龍眼,其中粉殼、綠殼和十月龍眼最受歡迎。龍眼粒中等,核小,肉厚,甜度好。9月份出青殼龍眼,果實最小,果肉薄,甜度最好。至于十月桂圓,因農歷十月豐收而得名。是最新成熟的水果,果實大,甜味長。
貝殼類品種多在臺中、南投、高雄等地栽培。臺南有很多種紅貝殼和綠貝殼;十月在該省中北部的果農中最受歡迎。
四川龍眼(晚熟)
品種(魯早1號、管叔、魯豐、魯皖1號、魯皖2號、東鄉(xiāng)、嚴光、大武源、石碣等。)
瀘州龍眼是我國最晚成熟的鮮果,一般在沿海6-8月上市。瀘州龍眼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成熟,其中瀘早1號8月中旬成熟,管叔、瀘豐9月中旬成熟,瀘灣1號、瀘灣2號最晚10月中旬成熟。
8月中旬到10月中旬成熟,比晚上沿海龍眼上市早兩個月。隨著“東鄉(xiāng)”品種試種成功,全國晚熟龍眼紀錄再次被打破。
在隆安后鎮(zhèn)元元林村已種植300多年。龍眼果以個頭大、皮薄、肉嫩、香味濃而聞名。
重慶涪陵龍眼
品種:涪陵黃可、管叔1號、魯豐1號、涪陵清科、秋錦1號等。
作為涪陵的特產之一,涪陵南沱鎮(zhèn)被譽為“龍眼之鄉(xiāng)”。南沱鎮(zhèn)的龍眼品質優(yōu)良,香甜爽口,口感純正,深受游客和消費者的青睞。
海南的龍眼
海南的龍眼品種很多,主要集中在海口、文昌、保亭、樂東、瓊中等地。以楚梁、石碣、玲瓏為主,果肉豐富,口感香甜,品質上乘。
泰國的龍眼
龍眼二月開花,泰國一年四季都很熱。這個時候熱量充足,授粉條件好。其成熟期為6月至8月。
泰國龍眼根據果形和直徑可分為以下四個等級:
一級:金腰帶A :直徑大于2.6厘米,
二級:紅b帶3360直徑2.5-2.6cm,
三級:綠化帶c3360直徑2.3-2.5cm,
iv級:藍帶D級:直徑2.2-2.3cm.
以上就是龍眼產地(龍眼最出名的產地)這篇文章的一些介紹,網友如果對龍眼產地(龍眼最出名的產地)有不同看法,希望來共同探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