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很多家長前來詢問該如何準備綜招初審材料,有哪些提升綜招初審的重點項,省內的一些學校綜招簡章一般什么時候發(fā)布等問題。現(xiàn)在還不好下定論。
為了方便家長對綜招的了解,我給大家匯總整理的一些綜招初審審查機制,并給予大家一定的建議。
初審是第一關
綜合評價初審都審什么?
高校綜合評價初審主要是對考生提交報名材料的審核,主要審查報考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針對性、報考條件審核、高中階段相關學科成績等內容,以確保選拔出符合高校要求的優(yōu)秀人才。
1、審核報考材料的完整性
主要審查考生報名材料是否齊全,是否按要求提供。這就要求考生和家長在準備報名材料時,尤其注意高校特殊要求。
如:上傳材料是否清晰,報名表、成績信息等材料是否要求中學蓋章或審核人親筆簽字,自薦信是否手寫或本人親筆簽名,郵寄材料是否按照順序裝訂或明確不讓裝訂等。
2、報考材料的真實性
2022年高校綜合評價對考生的報名材料的“真實性”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具體表現(xiàn)為考生的相關成績等報考材料需要所在中學的簽字蓋章,部分高校要求在中學公示。
3、報考材料的針對性
在考生申請綜招院校的時候,都是奔著自己喜歡的院校來進行準備的,當材料遞送到相關高校的時候,高校會對學生所有的材料進行一定的篩選,比如,在撰寫自薦信的時候,考生可以將自己對目標高校的認知加進去,或者是對專業(yè)的認知,在相同條件下,對目標院校以及專業(yè)有一定認知的考生相對來說還會有一定的優(yōu)勢,需要注意的是無論考生有沒有獎項,針對性的準備更容易讓考生脫穎而出。
4、按照“優(yōu)中選優(yōu)”的原則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進行評審
一般高校內部會設置一套審核標準及評分規(guī)則,根據(jù)考生提供的綜合成績、學考成績、證書獎項及其他證明材料進行打分,最后根據(jù)一定比例劃定初審通過人數(shù)。需要注意的是,各個高校具體審核機制會有所不同,各項指標所占比例也不同。其中,綜合成績、學考成績、證書獎項等占據(jù)重要比重。
最近很多家長咨詢小編,申請綜招究竟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呢?
下面我們結合往年情況給大家列出一個表看看!高校綜合評價初審,大部分需要提交的報考材料有:
(1)報名申請表;
(2)高中階段獲獎證書及證明材料;
(3)高中階段文化課成績;
(4)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成績;
(5)高三??汲煽?
(6)推薦信;
(7)自薦信/個人陳述材料;
(8)其他可證明材料;
(9)高校特殊要求提供的材料。
建議:考生、家長在準備報考材料時不妨多做一些備份,以便同時報考多所院校使用。
如何提高初審通過率?
根據(jù)上文介紹綜合往年報考情況,考生家長在報考時可通過這幾點提高初審通過率:
1、做好院校定位和報考布局
根據(jù)考生家長反映,院校定位是報考的難點。名校綜合評價團隊建議在定位時要綜合自身興趣愛好、成績、高校往年招生條件、往年招錄數(shù)據(jù)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合理布局。
建議按照“沖、穩(wěn)、保”的策略進行布局,院校層次要有一定的梯度,既有拔高的院校,也有能托底的院校。
考生在報考前,要結合自身成績及對應年級排名、高校往年招生條件、高考錄取分數(shù)等提前做好院校定位和報考布局。
2、報考盡量符合高校招生條件
從往年情況來看,在成績、排名、學考等方面符合招生簡章要求的考生更容易通過初審。對于高校招生的硬性條件要特別關注,例如:浙大在山東招生條件為年級前10%等。
3、報名材料提交完整、符合要求(重點)
除了硬性條件外,報名材料的提交也關系到初審能否順利通過。為此,考生在報名中,要注意材料完整真實、掃描清晰、符合規(guī)范,對于有特殊要求的高校,應重點注意。其他證明材料、自薦信、個人陳述材料應當寫的相對具體一些。此外建議家長應當詳細了解一些學校的招生政策情況,根據(jù)招生政策進行分析解讀才會最優(yōu)化的利用政策進行報考。
4、材料提前準備,家長積極參與(重點)
通常高校綜合評價報名時間較為緊張,多數(shù)高校在10天左右。對于可提前準備的報考材料,如獲獎證書及復印件、高一、高二期末考試成績單、學考成績、雅思、THUSSAT成績單等,建議考生、家長盡早著手。
此外,因特殊招生報名所需材料較多,為了給考生更多的時間備考,小編建議家長可積極參與報考-初審的環(huán)節(jié),待初審結果公布后讓考生專心備考。
特別提醒!
初審通過≠獲得入選資格
通過高校綜合評價初審,并不意味著獲得了入選資格,對于初審通過考生,需要進行高校自己組織的綜合能力測試,然后根據(jù)測試結果,才能獲得綜合評價入選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