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高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120個文言實詞,常用實詞總結(jié)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120個文言實詞
1.愛
①故以其愛不若燕后 《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親愛 疼愛
②見大王愛女牧羊于野 《柳毅傳》 心愛的
③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史記o陳涉世家》 愛護
④袁有守多惠政,民甚愛之 《書博雞者事》 愛戴
⑤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六國論》 憐惜 愛惜
⑥百姓皆以王為愛也 《孟子o齊桓晉文之事》 舍不得 吝嗇
⑦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歸園田居》 喜愛 愛好
2.安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論語o季氏將伐顓臾》安定
②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安穩(wěn)
③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安逸 安適
④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左傳o曹劌論戰(zhàn)》 奉養(yǎng)
⑤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東南飛》 撫慰 安撫
⑥敬亭亦無所不安也 《柳敬亭傳》 安心
⑦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o陳涉世家》怎么
⑧沛公安在 《史記o鴻門宴》 哪里 什么地方
3.被bèi
①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 《促織》 覆蓋
②幸被齒發(fā),何敢負德? 《柳毅傳》 加在……之上
③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 《荊軻刺秦王》 遭受
④翡翠珠被 《招魂》 被子
⑤妝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表被動
pī通"披"
①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 《送東陽馬生序》 穿 ,披
②屈原至于江濱,披發(fā)行吟澤畔 《屈原列傳》 分散,散開
4.倍
①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 《鴻門宴》 背棄
②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更加 加倍
③ 下無倍畔之心,上無誅伐之志 《治安策》 反背 背叛
④ 右倍山陵,前左水澤 《淮陰侯列傳》 背后
5.本
①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諫太宗十思疏 》 樹木的根
②搖其本以觀其疏密 《種樹郭橐駝傳》 樹木的干
③王欲行之,則何反其本矣 〈〈齊桓晉文之事〉〉根本 基本
⑤ 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 〈〈論積貯疏〉〉農(nóng)業(yè)
⑥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出入于人歟 〈〈伶官傳序〉。推原 考察
⑦ 此之謂失其本心 《孟子 魚我所欲也》 本來的 原來的
⑧ 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 《孔 東南飛》 本來 原來
6.鄙
① 蜀之鄙,有二僧 《為學(xué)》 邊遠的村邑
②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左傳 曹劌論戰(zhàn)》 鄙陋 鄙俗
③ 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孔雀 東南飛》輕賤
④ 孔子鄙其小器 《訓(xùn)儉示康》 鄙薄 輕視
⑤ 敢竭鄙誠,恭疏短引 《滕王閣序》 自謙之詞
7.兵
①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過秦論》 兵器 武器
②得選兵八萬人,進兵擊秦兵 《信陵君竊符救趙》 軍隊 士兵
③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揚州慢》 戰(zhàn)爭 軍事
④故上兵伐謀 《孫子 謀攻》 用兵的策略
8.病
① 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扁鵲見蔡桓公》 泛指疾病
② 相如每朝時,常稱病 《廉頗藺相如列傳》 生病 有病
③ 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揠苗助長》 疲勞 困苦
④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 《訓(xùn)儉示康》弊病 毛病
⑤ 君子病無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論語衛(wèi)靈公》 擔(dān)憂 憂慮
⑥ 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 《答衛(wèi)中立論師道書》 羞辱 傷害
⑦ 子疾病,子路請禱 《論語 述而》 重病 病重
9.察
①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 《信陵君竊符救趙》 觀察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左傳曹劌論戰(zhàn)》 明察
③向察眾人之言,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 《赤壁之戰(zhàn)》 考察 詳審
④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 《與妻書》了解 明白
⑥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陳情表》 選拔
⑦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傳》 潔白的樣子
10.朝chāo
① 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 《項羽本紀》 拜見 拜訪
② 相如每朝時,常稱病 《廉頗藺相如列傳》 朝見
③ 欲辟土地,朝秦楚 《齊桓晉文之事》 使……朝拜
④ 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齊桓晉文之事》 朝廷
⑤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 《赤壁》 朝代
zhāo朝發(fā)枉渚兮,夕宿辰陽 《涉江》 早晨
11.曾cēng
①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 曾經(jīng)
②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觸龍說趙太后》 竟然
③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連……都
④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詞送我,我豈有所失哉?《信陵君竊符救趙》竟然 怎么
zēng
①是高 曾時為一戶者,至曾 元時不分至十戶不止 《治平篇》 與自已隔兩代的親屬
②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增加
12.乘chéng
①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 《氓》 登 升
②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曹劌論戰(zhàn)》 坐
③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石鐘山記》 駕
⑤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過秦論》 憑著 趁著
⑥ 三保見敵勢可乘,急揮幟,曰 :"開火!" 利用
⑦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 《歸去來兮辭》 順應(yīng) 順著
⑧ 自京師乘風(fēng)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記》 冒著 頂著
shèng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 《觸龍說趙太后》 古代一車四馬為一乘
13.誠
① 帝感其誠 《愚公移山》真誠 誠實
② 子以我言為不真誠,試入診太子 《扁鵲列傳》 真實性的
③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鄒忌諷齊王納諫》 實在 確實
④ 楚誠能絕齊,秦原獻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傳》 果真 如果確實
14.除
① 趙王掃除自迎,執(zhí)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 《信陵群列傳》 臺階
② 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 《出師表》 清除 去掉
③ 欠我的粟,稅糧中私準除《高祖還鄉(xiāng)》 扣除
④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元日》 逝去 過去
⑤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dāng)?shù)?,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記》 清理 修治
⑥ 除吾死之外,當(dāng)無見期 《祭妹文》 除了除非
⑦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陳情表》 拜官 任職
15.辭
①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 《信陵君竊符救趙》言詞 話
② 皆好辭以賦見稱 《屈原列傳》 文詞
③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季氏將伐顓臾》 托詞 借口
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鴻門宴》 推辭
⑤ 辭樓下殿,輦來于秦 《阿房宮賦》 辭別告別 離開
⑥ 《楚辭》《歸去來兮辭》 古代的一種廣體
⑦ 單于使衛(wèi)律召蘇武受辭《漢書 蘇武傳》審訊審問
⑧ 聽其獄訟,察其辭 《周禮 鄉(xiāng)土》 訟詞 口供
16.從cóng
① 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 《廉頗藺相如列傳》跟隨 跟從
② 擇其善者而從之 《論語六則》 向 學(xué)習(xí)
③ 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 《齊桓晉文之事》 跟著 接著
④ 公子從其計,請如姬,如姬果盜兵符與公子 《信陵君竊符救趙》 聽從
⑤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狼〉〉追趕 追隨
⑥ 弟走從軍阿姨死 〈〈琵琶〉〉參加
⑦ 樊噲從良坐 〈〈鴻門宴〉〉 依傍 挨著
⑧ 其印為余群從所得 〈〈活板〉〉遠房親戚
⑨ 旦日,客從外來 〈〈鄒忌諷齊王納諫〉〉自 由
⑩ 從余問古事 〈〈項脊軒志〉〉向
zòng
①衡從其畝 〈〈詩經(jīng) 山南〉〉南北方向
②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過秦論》合縱
17.殆
① 知已知彼,百戰(zhàn)不殆 《謀攻》 危險 危困
②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六國論》 近于 幾乎
③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 《石鐘山記》大概 恐怕
18.當(dāng)dāng
① 當(dāng)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 《木蘭詩》 對著 面對
② 有大石當(dāng)中流 《石鐘山記》 在 處在
③ 當(dāng)此之時,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信陵君竊符趙》 在……時候
④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春夜喜雨》 逢 遇到
⑤ 猥以微賤,當(dāng)侍東宮 《陳情表》 擔(dān)當(dāng) 擔(dān)任
⑥ 念竇娥葫蘆提當(dāng)罪愆 《竇娥冤》 承擔(dān) 承受
⑦ 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諫太宗十思疏》 執(zhí)掌 主持
⑧ 以一儀而當(dāng)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屈原列傳》 相抵 頂
⑨ 當(dāng)死,贖為庶人 《李廣列傳》 判決 判罪
⑩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dāng)項王乎 《鴻門宴》 抵擋 抵敵
11垣墻周庭,以當(dāng)南日 《項脊軒志》 遮擋 遮蔽
12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 《陳涉世家》 應(yīng)當(dāng) 應(yīng)該
13卿當(dāng)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孔雀東南飛》。將會
14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如果
dàng
①陰陽易位,時不當(dāng)兮 《涉江》 合適 恰當(dāng)
②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dāng)意 《促織》 適合
④ 你端的不把人當(dāng)人 《智取生辰綱》 當(dāng)作
19.道
① 任重而道遠 《論語十則》道路
② 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鴻門宴》 取道 道經(jīng)
③ 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 《廉頗藺相如列傳》行路
④ 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齊人有一妻一妾》 方法
⑤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庖丁解?!?規(guī)律
⑥ 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人專攻,如是而矣 《師說》 道理 事理
⑦ 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過秦論》 學(xué)說 主張
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治國之道 好的政治主張和政治措施
⑨ 其次利道之 《貨殖列傳序》 通"導(dǎo)"疏通 引導(dǎo)
⑩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齊桓晉文之事》 說 談?wù)?/p>
11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御 《左忠毅公逸事》古代行政區(qū)劃分
20.得
① 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伶官傳序》 獲得 得到
② 當(dāng)其欣于所得,暫得于已,快然自足 《蘭亭集序》 得意 滿足
③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列子 伯牙與鐘子期》 領(lǐng)會 理解
④ 古人之觀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蟲魚 鳥獸,往往有得 《游褒禪山記》 心得 收獲
⑤ 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諫太宗十思疏〉〉實現(xiàn) 達到
⑥ 此言得之 〈〈六國論〉〉 對 合適 恰當(dāng)
⑦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岳陽樓記〉〉該不會……吧
⑧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魚我所欲也〉〉通"德"感激
21.度
① 吾忘持度 〈〈鄭人買履〉〉計量長短的標(biāo)準 尺度
② 樂盤游三驅(qū)以為度 〈〈諫太宗十思疏〉〉 限度
③ 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 〈〈張衡傳〉〉 制度 法度
④ 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態(tài) 〈〈荊軻刺秦王〉〉氣度 常態(tài)
⑤ 豁達大度 器量 胸襟
⑥ 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 〈〈琵琶〉〉過
⑦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 〈〈木蘭詩〉〉 越過
⑧ 予懷愴然,感慨今惜,因自度其曲 〈〈揚州慢〉〉制作詞曲
⑨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江南逢李龜年〉〉次 回
22.非
①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歸去來兮辭〉〉不對 不正確
② 是已非人 認為……不對
③ 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 〈〈過秦論〉〉不
④ 世之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游褒禪山記〉〉。不同尋常
⑤ 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鴻門宴〉〉意外的變故
⑥ 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屈原列傳〉〉除非 除了
⑦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勸學(xué)〉〉無 沒有
23.復(fù)
① 以是知公子恨之復(fù)返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 返回 回還
② 有復(fù)于王者曰 《齊桓晉文之事》 回復(fù) 回答
③ 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 《師說》 恢復(fù) 還原
④ 有復(fù)言令長安君為質(zhì)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再 又
⑤ 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 《阿房宮賦》 繁復(fù) 重復(fù)
⑥ 復(fù)之以掌,虛若無物 《促織》 通"覆" 覆蓋 蓋住
24.負
①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齊桓晉文之事》背
②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廉頗藺相如列傳》 擔(dān)負 承擔(dān)
③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登秦山記》 覆蓋
④ 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 《廉頗藺相如列傳》 依靠 憑借
⑤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 辜負 對不起
⑥ 不久當(dāng)歸還,誓天不相負 《孔雀東南飛》 違背 背棄
⑦ 故不戰(zhàn)強弱勝負已判矣 《六國論》 失敗
25.故
①終不以監(jiān)門困故而受公子財 名詞,原因,緣故 《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君安與項伯有故 名詞,老朋友,老交情 《鴻門宴》
③暮去朝來顏色故 動詞,衰老 《琵琶行》
④溫故而知新/故壘西邊,……形容詞,舊的,原來的《論語》/《赤壁懷古》
⑤故久立與其客語 副詞,故意,特意 《信陵君竊符救趙》
⑥此物故非西產(chǎn)``` 副詞,`原來,本來《促織》
⑦累官故不失州郡/大人故嫌遲 副詞,仍然 《赤壁之戰(zhàn)》/《孔雀東南飛》
⑧故治國無法則亂 連詞,所以,因此 《察今》
⑧ 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復(fù)合詞,舊事,先例 《六國論》
26.顧
①激昂大義,蹈死不顧 動詞,回頭,回頭看 《五人墓碑記》
②成顧蟋蟀籠虛,則氣斷聲吞 動詞,看 《促織》
③三顧臣與草廬之中 動詞,探望,拜訪 《出師表》
④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 動詞,顧念,顧惜 《赤壁之戰(zhàn)》
⑤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動詞,考慮 《鴻門宴》
⑥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顧計不知法所出耳 《荊軻刺秦王》 副詞,但,只是,不過
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促織》
⑦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副詞,反而,卻 《為學(xué)》
27.蓋
①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 名詞,特指車蓋,遮陽避雨的用具 《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動詞,遮蓋,掩蓋 《孔雀東南飛》
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 動詞,勝過,超過 《赤壁之戰(zhàn)》
④蓋始者實泛繁,克終者蓋寡 副詞,表推測 大概,大約 《諫太宗十思疏》
⑤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連詞,表原因 《游褒禪山記》
⑥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句首發(fā)語詞,無實義 《六國論》
28.固
①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形容詞,堅固 《過秦論》
②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形容詞,頑固,固執(zhí) 《阿房宮賦》
③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動詞,鞏固,使……牢固 《諫太宗十思疏》
④藺相如固止之 副詞,堅決,堅持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至于顛覆,理固亦然 副詞,本來,原來 《六國論》
⑥斯固百世之遇也 副詞,確實,實在 《五人墓碑記》
⑦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副詞,究竟,到底 《五人墓碑記》
29.歸
① 后五年,吾妻來歸。 動詞,女子出嫁 《項脊軒志》
②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 動詞,婦女被遣回娘家 《孔雀東南飛》
③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動詞,返回,使……歸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臣請完璧歸趙 動詞,歸還,送回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動詞,歸附,歸依 《赤壁之戰(zhàn)》
⑥則津澤皆歸其根 動詞,歸聚,集中 《采草藥》
⑦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動詞,贈送,同"饋"。 《論與o陽貨》
⑧吾妻歸寧。復(fù)合詞,出嫁的女子回娘家。 《項脊軒志》
30.國
① 逝將去汝,適彼樂國。名詞,地方,地區(qū)?!对娊?jīng)o碩鼠》
②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名詞,周代諸侯國以及漢以后侯王的封地。《六國論》
③ 此國之所以不昌也。名詞,國家?!蹲T嗣同》
④ 去國懷鄉(xiāng)。名詞,國都,京城?!对狸枠怯洝?/p>
⑤ 北邀當(dāng)國者相見。復(fù)合詞,掌握國家政權(quán),主持國政。《《指南路后》序》
⑥ 今年四月,定國是之詔既下。復(fù)合詞,國事,國家大事?!蹲T嗣同》
31.過
① 行過夷門,見侯生。動詞,走過,經(jīng)過?!缎帕昃`符救趙》
② 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動詞,超過,勝過?!洞倏棥?/p>
③ 花過而采,則根色黯惡。動詞,過時《采草藥》
④ 人恒過,然后能改。動詞,犯過錯?!渡趹n患,死于安樂》
⑤ 聞大王有意督過之。動詞,指出過失,責(zé)備?!而欓T宴》
⑥ 愿往車騎過之。動詞,探訪,探望?!缎帕昃`符救趙》
⑦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形容詞,過分?!缎∈队洝?/p>
⑧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名詞,過時,過錯。《鄒忌諷齊王納諫》
32.假
①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動詞,借?!饵S生借書說》
② 假輿馬者,非利足業(yè),而致千里。動詞,憑借,借助。《勸學(xué)》
③ 漢人未可假大兵權(quán)。動詞,給予?!蹲T嗣同》
④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形容詞,虛假,假裝?!独恰?/p>
⑤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名詞,假期?!犊兹笘|南飛》
33.間
① 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名詞,間隙,空隙。《庖丁解?!?/p>
②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名詞,中間,其間?!妒娚接洝?/p>
③ 日與北騎相出沒于長淮間。名詞,一定的空間,區(qū)域?!吨改箱浐笮颉?/p>
④ 奉命于危難之見。名詞,一定的時間內(nèi),期間?!冻鰩煴怼?/p>
⑤ 遂于外人間絕。動詞,間隔、間斷《桃花源記》
⑥ 中間夾雜力拉崩倒之聲。動詞,夾雜 《口技》
⑦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動詞,離間《屈原列傳》⑧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動詞,參與。《曹劌論戰(zhàn)》
⑨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副詞,從小路,走小路?!而欓T宴》
⑩侯生乃屏人間語曰。副詞,秘密地,悄悄地?!缎帕昃`符救趙》
(11)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副詞,間或,偶爾 《鄒忌諷齊王納諫》
(12)扁鵲拜見蔡桓公,立有間 名詞 一會兒 《扁鵲見蔡桓公》
34.見
①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動詞,看見 《石鐘山記》
②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動詞,會見 《鴻門宴》
③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 動詞,拜見,謁見 《論語》
④秦王坐章臺見相如。 動詞,召見,拜見 《廉藺列傳》
⑤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動詞,讀xian,引見,使……見 《論語》
⑦ 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動詞,通"現(xiàn)",出現(xiàn),顯現(xiàn)。 《敕勒川》
⑧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名詞,看見的東西。 《游褒禪山記》
⑧汝真女子之見。 名詞,見識,見解。 《失街亭》
⑨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表被動 〈〈屈原列傳〉〉
⑩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副詞 偏指動作一方,我 〈〈孔雀東南飛〉〉
35.解
①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動詞 分割 〈〈庖丁解?!怠?/p>
② 悉埋于地,解其棕縛 動詞 解開 〈〈病梅館記〉〉
③ 少年大駭,急解令休止 動詞 分開,使分開〈〈促織〉〉
④ 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 動詞 解圍 〈〈信陵君竊符救趙〉〉
⑤ 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動詞 解釋 〈〈師說〉〉
⑥ 謂顏太師以兵解 動詞 解脫 〈〈梅花嶺記〉〉
36.就
①乃謝客就車 動詞 上 〈〈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 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 動詞 找 《赤壁之戰(zhàn)》
③ 臣請就湯鑊 動詞 走近、靠近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 連辟公府不就 動詞 赴任、就職 《張衡傳》
⑤ 瞬息可就 動詞 完成 《活板》
⑥ 然贏欲就公子之名 動詞 成就 《信陵君竊符趙》
⑦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動詞 擔(dān)當(dāng) 《季氏將伐顓臾》
⑧ 及撲入手,已股落腹裂 副詞 就 表前后動作緊接著發(fā)生 《促織》
37.舉
① 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動詞 舉起 抬起《孔雀東南飛》
② 中江舉帆 動詞 升起《赤壁之戰(zhàn)》
③ 舉類邇而見義遠 動詞 舉出 提出《屈原列傳》
④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動詞 舉行 發(fā)動《陳涉世家》
⑤ 是以眾議舉寵為督促 動詞 推薦 推舉《出師表》
⑥ 南取漢中,西舉巴蜀 動詞 攻下,占領(lǐng)《過秦論》
⑦ 舉天下所貢蝴蝶…… 動詞 拿《促織》
⑧ 舉家慶賀 形容詞 全 盡《促織》
⑨ 舉首蹙頞而相告曰 副詞 全 都《莊暴見孟子》
38.絕
① 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動詞 斷絕《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動詞 隔絕《桃花源記》
③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動詞 橫渡《勸學(xué)》
④ 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 動詞 停止 消失《石鐘山記》
⑤ 以為妙絕 形容詞 到了極點《口技》
⑥ 佛印絕類彌勒 副詞 很 非常《核舟記》
⑦ 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 副詞 完全 絕對《促織》
39.何
① 子賀我,何故?疑問代詞,什么,《叔向賀貧》
② 豫州今欲何至?疑問代詞 哪里《赤壁之戰(zhàn)》
③ 與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疑問代詞 為什么《屈原列傳》
④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 副詞 多么《孔雀東南飛》
40.恨
①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 形容詞 不滿意《陳涉世家》
②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形容詞 遺憾《出師表》
③ 以是知公子恨之復(fù)返也 動詞 怪怨《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 然而恨貫肌膚 名詞 怨恨《柳毅傳》
⑤ 償俺殘生,苦恨才平 名詞 仇恨《陳州糶米》
41.胡
① 國胡以饋之 疑問代詞 什么《論積貯疏》
②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 疑問代詞 為什么,怎么《伐檀》
③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名詞 對北部和西部少數(shù)民族的泛稱《過秦論》
④ 雖及胡考,獲則取之 名詞 年老的人《左傳o子魚論戰(zhàn)》
42.或
① 人或益之,人或損之 無定代詞 有的人《察今》
②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無定代詞 有時候《岳陽樓記》
③ 殘賊公行,莫之或止 無定代詞 任何人《論積貯疏》
④ 冀君實或見恕也 副詞 也許,或許《答司馬諫議書》
⑤ 或以尺書寄托侍者 連詞 假如,如果《柳毅傳》
43.即
① 以縛即火爐燒之 動詞 走近 靠近《童區(qū)寄傳》
② 取其一不責(zé)其二,即其新不責(zé)其舊 動詞 取《原毀》
③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介詞 就在,當(dāng)《鴻門宴》
④ 項伯即入見沛公 副詞 就,便《鴻門宴》
⑤ 即今之傫在墓者也 副詞,幫助判斷 就是《五人墓碑記》
⑥ 太守即遺人隨其往 副詞 立即,馬上《桃花源記》
⑦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 連詞 假如 如果《論積貯疏》
⑧ 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受公子兵,而復(fù)請之,事必危矣 連詞 表示讓步 即使 縱使《信陵君竊符趙》
44.既
①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 動詞 完盡《進學(xué)解》
② 既克,公問其故 副詞 已經(jīng),……以后《曹劌論戰(zhàn)》
③ 既而將訴于舅姑 副詞 不久《柳毅傳》
④ 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返也 副詞 全都《屈原列傳》
⑤ 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連詞 既然
⑥ 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 連詞 與且又等呼應(yīng),表示并列
49.類:lèi
①似、相似、動詞: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項脊軒志》今黃生貧類余,其借書亦類余。《黃生借書說》
②事例: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肚袀鳌?/p>
③大都,大抵,副詞:走卒類士服,農(nóng)夫躡絲履。《訓(xùn)儉示康》
⑤ 種類、類別: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也?!赌觨公輸》
50.憐.lián
①憐惜、憐憫、同情: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怨天寒?!顿u炭翁》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犊兹笘|南飛》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旁宮賦》
②寵愛、喜愛、疼愛: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觸龍說趙太后》
51.彌:mí
①滿、遍: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軸《滕》彌天大謊(成語)
②副詞:越,更加: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读烦跏愁H苦難,久則彌覺其甘。《苦齋記》(劉基)
③詞語:彌留:原指久病不愈,后稱病危將死為"彌留之際"如病日臻。既彌留》《尚書 o顧命》
52.莫:mò
①沒有人,沒有誰,代詞: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 o齊桓晉文之事》
②副詞:成倉猝莫知所救,頓足失色《促織》三歲貫汝,莫我肯顧?!对娊?jīng) o魏風(fēng) o碩鼠》
③副詞:不要、勿: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杜烦跗呒跋戮?,嬉戲莫相忘?!犊住?/p>
④"暮"的本字:日暮,黃昏。
53.乃:nǎi
(一) 代詞:
①第二人稱:你、你的:爾其勿忘乃父之志?!读妗吠鯉煴倍ㄖ性眨壹罒o忘告乃翁。《示兒》
②指示代詞,"這樣""如此":何乃太區(qū)區(qū)?!犊住?/p>
(二)、副詞:
①"是""就是",用在名詞性謂語前,幫助判斷。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妒酚?o陳涉世家》
②就,才。精思傅會三年乃成?!逗鬂h書· 張衡傳》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度鋙黔之驢》
③卻、竟然: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短摇肺揍t(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
④只、僅僅:至城東乃有二十八1騎。《史記o項羽本記》
(二) 連詞表銜接或轉(zhuǎn)折,相當(dāng)于"就是""而":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55.內(nèi):nèi
①內(nèi)部,里面,與"外"相對: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多u》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冻觥?/p>
②內(nèi)心: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nèi)懷猶豫之計?!顿Y治通鑒 o赤壁之戰(zhàn)》
③皇宮: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堕L恨歌》(唐 白居易)
④親近,親信:內(nèi)君子而外小人。,《周易 o泰》
⑤同"納",納入:距關(guān),毋納諸侯,秦地可盡王也?!而櫋吠鲎呲w,趙不納。《史記 o屈原列傳》
56.期:qī
①一定的期限:以五年為期,必復(fù)之全之?!恫 ?/p>
②約定,約會:今夜半,方期我決斗某所?!洞箬F椎傳》(清 魏禧)[第二頁]
③期望,稀望:彼于刑者,傅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而《獄中雜記》(方苞)④及,到,: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蘭》富貴非我愿,帝鄉(xiāng)不可期。(同上)⑤一周年,一周月: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多u》
⑥孝服的一種,為死去的祖父母等服喪一年的孝服。
57.奇:qí
①奇異、不尋常: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渡娼?/p>
②以為奇: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史記o淮陰侯列傳》
③佳、美: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犊住菲嫖墓残蕾p疑義相與析。《移居》(陶淵明)
④出人薏料:出奇制勝(成語)
⑤特指佳境,美景: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洞鹬x中書書》(陶弘景)
⑥單數(shù),與"偶數(shù)"相對。
⑦零數(shù),余數(shù):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逗酥塾洝?/p>
⑧時運不好:以為可,廣老,數(shù)奇?!妒酚沷李將軍列傳》
58.遷:qiān
①放逐、流放:頃襄王怒而遷之?!肚?/p>
②遷移:時北兵以追修門外,戰(zhàn)守遷皆不及遷?!?指南錄?后序》
③變化,變動: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蔑,何哉?《六國論》
④調(diào)動官職,多指升官:公車特征拜為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逗鬂h書o張衡傳》
59.請:qǐng
①請求郡之賢大夫請于當(dāng)?shù)兰闯洪帍U祠之址以葬之?!段迦四贡洝饭珜?zhàn),曹劌請見。《左傳o曹劌論戰(zhàn)》
②副詞,表說話人對對方的尊敬或要求,敬辭: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读H藺相如列傳》 表說話人自己的稀望或要求:臣請為王言樂?!肚f暴見孟子》
③謁問,問侯: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信》請示指示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fù)請之,事必危矣?!缎帕昃`符救趙》
④表恭敬的取或買: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伶官傳序》
60.窮:qíong
①窮盡,完結(jié):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列子o湯問》圖窮而匕首見?!稇?zhàn)國策o荊軻刺秦王》
②困窘,處境困難:人窮則反本,《屈原列傳》
③尋究根源: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注意:古漢語中"窮"指困窘,不得志;"貧"指缺乏錢財衣食。"困窮"兼含困窘貧乏之意。
61去:qù
①離開離去: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妒纠簟?/p>
②距離:項王軍在鴻門,沛公軍霸上,相去四十里?!而欓T宴》
③除去,去掉:當(dāng)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冻啾谥畱?zhàn)》
④前去到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yīng)之"?!犊兹笘|南飛》
⑤表行為的趨向: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燒紅燭照紅妝。《海棠》(宋 蘇軾)
62勸:quàn
①勉勵,獎勵:勸學(xué)。 三日勸農(nóng)功。《論貴粟疏》(晁錯)
②勸說: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肚访C勸權(quán)召愈還?!冻啾谥畱?zhàn)》
63卻:què
①倒退: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读H藺相如列傳》
②擊退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黎,卻匈奴七百余里,《過秦論》
③推辭:盛情難卻。
④回頭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堵劰佘娛蘸幽虾颖薄罚ǘ鸥Γ?/p>
⑤副詞還在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語時?!兑拐Z寄北》(唐 李商隱
⑥副詞,表語氣轉(zhuǎn)折,相當(dāng)于"但""但是"。
64如:rú
(一)、動詞:
①往、到 去: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屈》
②像,如同:未幾,成歸,聞妻言,如披冰雪?!洞倏棥?/p>
③及、比得上:窺鏡自視,又弗如遠甚《鄒》
④順、符合:小不如意,則寒暑入之矣?!督虘?zhàn)守策》
(二)、副詞,應(yīng)該、應(yīng)當(dāng):若受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左傳o子魚論戰(zhàn)》
(三) 連詞:
①表假設(shè):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o魚我所欲也》
②表選擇: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墩撜Zo侍坐》
(四)、形容詞詞尾,…… 的樣子: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答李翊書》(五)、如 …… 之何:如太行王屋何?《列子o湯問》
(六)、(成語)如出一轍、如魚得水、如蟻附膻、如雷貫耳。
65若:ruò
(一) 動詞:
①像、似: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o齊桓晉文之事》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冻啾谥畱?zhàn)》
②及、比得上: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多u》
(二) 代詞:
①第二人稱代詞:你、你的、你們: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fù)若賦,則何如?《捕》
②詞語:若屬,若輩:若屬皆且為所虜《鴻》若輩得無苦貧乎?《記王忠肅公翱事》
③指示代詞:這、這樣: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援木而求魚也?!洱R》[第五頁]
(三)、連詞:
①表假設(shè):如果,假如: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②詞語:"若夫"用在一段話的開頭,以引起議論,"像那"、"至于那"如: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四)、形容詞詞尾 ……的樣子: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对娊?jīng)o氓》
66善:shàn
①善良,美好: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六則》豈人主之子孫則不必善哉?《觸》
②好事,好的行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秳駥W(xué)》
③擅長善于: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dāng)世無雙。《賣油翁》
④友好,親善: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而櫋?/p>
⑤好好地:不如因善遇之。《鴻》
⑥(詞語)善才:唐代對彈琵琶藝人或曲師的統(tǒng)稱。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xué)琵琶于穆、曹而善才?!杜?/p>
⑦善后:今指妥善處理事情發(fā)生后的遺留問題。
67少:shǎo
①數(shù)量少,不多: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莊暴見孟子》
②稍微,略微:太后顏色稍解。《觸》
③短少、缺少: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很短的時間: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冻唷?/p>
⑤年輕、年幼: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回鄉(xiāng)偶書》(shào)
⑥小的、?。赫煞蛞鄲蹜z其少子乎?《觸》(shào)
⑦(詞語)"少牢"古代祭祀用的羊豬各一頭,羊牛豬各一頭叫"大牢"。(shào)
68涉:shè
①進入、到: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稓w》
②徒步涉水:循表而夜涉。《呂氏春秋o察今》
③經(jīng)歷經(jīng)過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顿u柑者言》(明 劉基)
④牽涉關(guān)連而言有關(guān)涉事便顯露?!妒吠╫敘事》(唐 劉知幾)
69勝:shèng
①勝利,取勝: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秾O子o謀政》
②勝過、超過:日出江花紅勝火。此時無聲勝有聲。
③優(yōu)美、美好,如勝地,勝景。余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对馈?/p>
④禁得起受得住悲不自勝。《柳毅傳》 沛公不勝杯勺。《鴻》
⑤盡、完:刑人如恐不勝,殺人如不能舉?!而櫋泛笫乐嚻鋫鞫苊撸慰蓜俚酪苍??!队巍?/p>
70識:shí
①懂得認識知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
②識別、辨認: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犊住?/p>
③知識、見識:鄙夫寡識?!稏|京賦》張衡
④記住、記: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石》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zhì)
⑤標(biāo)志標(biāo)記公拆襖,出珠授之封識宛然。《記王忠肅公翱事》(zhì)
71使:shǐ
①派遣、命令:使人奉璧拜送書于秦?!读?/p>
②讓、使:揉使之然也?!秳瘛凡灰似?,使內(nèi)外異法也?!冻觥?/p>
③使用、使喚:不能母驅(qū)使,及時相譴歸?!犊住?/p>
④主使、指使: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五》⑤出使:求人可使報秦者。
⑥連詞,假設(shè):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 ,或未易量?!读?/p>
72是:shì
①對、正確:覺今是而左非?!稓w》
②認為正確:是己而非人?!秵栒f》(劉開)
③指示代詞,這個、這:是誠何心哉?《齊》天將降大任于是人?!睹献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⑤表示判斷::安能辨我是雄雌?!赌咎m詩》
⑥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無乃爾是過與?《季》
73克:kè
①能夠:善始者實繁,終者蓋寡?!吨G》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戰(zhàn)》②戰(zhàn)勝、功下:彼竭我盈,故克之?!蹲髠鱫曹劌論戰(zhàn)》
③克制:(成語)克己奉公??思簭?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墩撜Zo顏淵》
④完成,成功:三納之而未克?!吨猩嚼莻鳌罚R中錫)
73、 適
①到……去: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②適應(yīng)、順從: 處分適兄意,哪得自任專
③享受: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④副詞,才、剛才: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
⑤副詞,恰好,正好
⑥譴責(zé)、懲罰。通" ":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
74、書
①寫、記: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②書信: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③文書、公文: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75、孰
①成熟:寒暑和節(jié),而五谷以時孰
②通"熟",仔細、深入: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③誰,什么: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之?
76、屬
zhu
①連接:然亡國破家相隨屬
②作文章:屈平作草稿未定
③托付,囑托:屬予作文以記之
④請,勸請:舉酒屬客
shu
⑤隸屬,歸屬:名屬教坊第一部
⑥管轄: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
⑦類,輩:吾屬今為之虜矣
77、 數(shù)
①數(shù)日,數(shù)量: 愿令得補黑衣之?dāng)?shù)
②命運,運數(shù):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③技藝:今夫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
④cu、細密 ,數(shù)不入 池
78、率
①動詞.捕捉:悉衰百禽
②遵循,依順: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③率領(lǐng),帶領(lǐng):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
④大概,大致: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適采
⑤疑慮,一概:六國互喪,率賄秦耶
⑥lu 標(biāo)準,條例: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79、說
①講述,談?wù)f:說盡心中無限事
②言論,說法,主張: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③勸說,說服:范增說項羽曰
④yue 喜歡,高興:秦王必說見臣
80、 私
1、私事,私利: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2、偏私,偏愛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私自,暗地里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
81、素 1、白色的綢絹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
2、白色的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3、喪服
秦伯素服郊次
4、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5、副詞,白白地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6、.副詞,平素,向來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82、 湯 1、熱水,開水
人持湯沃灌 ,以年 擁覆
2、同"燙"用熱水捂
疾在腠里,湯熨之所及也
83、 涕 1、眼淚 出門登車去,落涕百余行
2、流淚 兒涕而去
84、 徒 1、步行 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2、黨徒 鄲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3、門徒,徒弟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4、副詞,白白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5、副詞 只是 僅僅
而藺相如徒以口舌之勞,而位居我上
85、 亡 1、逃亡,逃跑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
2、失掉,丟失 暮而果大亡其才
3、滅亡 寡人雖亡國之余
4、通"無",沒有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
86、王 1、君主,帝王 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
2 、做王 稱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87、望 1、視野 夜雪初 ,蕎麥彌望
2、聲望、名望 先達德隆望尊
3、埋怨、怨恨 敢用是為怨望
4、農(nóng)歷每月十五 此七月望日事也
88、惡 1、罪惡 邪惡
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2、丑陋 花過而采,則根色黯惡
3、收成不好 歲惡不入 ,請賣爵子
4、憎惡,討厭 死亦我所惡
5、恥辱、羞恥
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惡
6嫉妒 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
89、 微 1、隱蔽 不顯露 微行入古寺
2、副詞,偷偷地,暗暗地
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
3、微妙,深奧 其文約,其詞微
4、副詞,略微 味苦而微辛
5、低微,卑賤 高祖起細微
90、 悉 1、詳盡,周全
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
2、了解,熟悉 丞相亮其悉朕意
3、副詞,全,都
懷王悉發(fā)國中之兵以深入擊秦
91、 相 1、審視,觀察 伯樂學(xué)相馬
2、相貌,容貌
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
3、幫助、輔助 孫叔敖相楚莊王
4、丞相,宰相 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
92、謝 1、辭卻,謝絕 阿母謝媒人
2、辭別,告別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3、謝罪,道歉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4、告戒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5、凋謝,衰落 及花之既謝
93、信 1、講信用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2、副詞,的確,實在
海客說瀛州,煙波微茫信難求
3、信物,憑證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4、使者,送信的人 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5、任意,隨便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
94、 興 1、興起,發(fā)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2、發(fā)動 懷王怒,大興師伐秦
3、興致,興趣 興盡晚回舟,誤入荷花深處
95、 行 1、運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實行,執(zhí)行 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
3、副詞,即將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4、輩分 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96、幸 1、幸虧 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
2、寵愛 而君幸趙王
3、皇帝到某處叫"幸"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4、副詞,表示希望 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97.修
A. 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賈誼 《過秦論》) 修理、修造、修建
B. 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修訂、修改
C. 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修飭、治理
D.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 (陳壽 《三國志o隆中對》)整飭、治理
E. 臣修身潔行數(shù)十年。 (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 修養(yǎng)
F.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 (韓非子 《五 》) 效法、學(xué)習(xí)
G.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魏學(xué)漪 《核舟記》) 高、長
H. 鄒忌修八尺有余。 (劉向《戰(zhàn)國策o鄒忌諫齊王納諫》) 高、長
98.徐 慢慢地走,引申為慢,緩慢
A. 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劉向《戰(zhàn)國策o觸龍說趙太后》)
B. 徐以勺酌油瀝之。 (歐陽修《賣油翁》)
C. 遂于蒿萊中側(cè)聽徐行。 (蒲松齡《促織》)
D.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孔雀東南飛》
99.許
A. 秦王怒,不許。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答應(yīng)、允許
B. 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 (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同上
C. 時人莫之許也。 (陳壽《隆中對》)贊成、同意
D.大鐵椎,不知何許人也。 (《大鐵椎傳》)處所、地方
E. 潭中與可百許頭。 (柳宗元《小石潭記》) 表示大約的數(shù)量
F.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 代詞,這樣、這么
100.陽
A.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愚公移山》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B.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同上
C.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姚鼐《登泰山記》) 同上
D.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 (歐陽修《醉翁亭記》) 太陽、陽光
E.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棄疾《永遇樂o京口北固亭懷古》)太陽、陽光
F.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長歌行》 溫暖
G.皆陽應(yīng)曰:"諾。" 《記王忠肅公翱事》表面上、假裝
G.陽奉陰違。
101.要
A. 張良出,邀項伯。 (司馬遷《鴻門宴》) 邀請
B. 便邀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陶淵明《桃花源記》) 邀請
C. 雖與府吏邀,渠會永無緣。 《孔雀東南飛》 相約、約定
D.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時也。 《呂氏春秋o察今》 要求、需要
E. 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賈誼《過秦論》) 重要、關(guān)鍵
F. 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打算、希望
G.即游亦尚有幾許心中言要與汝知聞。 (袁枚《祭妹文》)打算、希望
102宜
A. 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合適、適宜
B. 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諸葛亮《出師表》) 應(yīng)當(dāng)、應(yīng)該
C.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出師表》 應(yīng)當(dāng),應(yīng)該
D.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副詞 大概,恐怕。表推測
E. 宜乎百姓之以我為愛也。 《孟子o齊桓晉文之事》 副詞 當(dāng)然、怪不得
103.遺
A. 秦?zé)o亡矢遺族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 賈誼《過秦論》)丟失、遺失
B. 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 《樂羊子妻》 丟失、遺失
C. 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韓愈《師說》)遺漏、舍棄
D.處若忘,行若遺。 ( 韓愈《答李翊書》) 遺忘
E.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 (賈誼《過秦論》) 遺留、前人留下的
F.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諸葛亮《出師表》) 遺留、前人留下的
G.深追先帝遺詔。 (諸葛亮《出師表》) 遺留、前人留下的
H.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諸葛亮《出師表》) 贈送,給予
I. 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壁。(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送
J. 先一書遺操,詐云欲降。(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送
K.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冻啾谥畱?zhàn)》 遺漏、舍棄
104.貽
A.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師說》 贈送、送給
B. 貽害無窮、貽人口實 遺留、留給
C. 老父之罪,不能鑒聽,坐貽聾瞽。 《柳毅傳》 特指留下、造成壞的結(jié)果
D.貽我彤管。 《詩經(jīng)o邶風(fēng)o靜女》贈送、送給
105.易
A. 故以羊易之。《孟子o齊桓晉文之事》 換,交換
B. 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賈誼《論積貯書》) 換、交換
C.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張溥《五人墓碑記》) 改變、變更
D.豈取之易守之難乎?(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容易
E. 不學(xué),則易者亦難矣。(彭端淑《為學(xué)》) 容易
F. 賊易之,對飲酒,醉。 (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輕視,輕慢
G.由是賊中險易遠近虛實盡知之?!顿Y治通鑒o李愬雪夜入蔡州》 平坦
106.陰
A.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列子o愚公移山》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B. 洞庭之陰,有大橘樹焉。 (李朝威《柳毅傳》)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C.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范仲淹《岳陽樓記》) 陰天
D.天陰雨是聲啾啾。 (杜甫《兵車行》) 陰天
E. 綠陽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陰影,樹陰
F. 大禹圣人,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dāng)惜分陰。 《資治通鑒o陶侃》光陰、時間
G.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 (范仲淹《岳陽樓記》) 陰暗、陰冷
H. 陰知奸當(dāng)名姓,一時收擒,上下肅然?!逗鬂h書o張衡傳》 副詞,暗地里,秘密地
107.右
A. 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右邊,與左相對
B. 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上,古代室內(nèi)位置以右為尊,右為較高的地位
C. 既入宮中,舉天下所貢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一切異狀遍試之,無出其右者。 (蒲松齡《促織》) 同上
D.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右邊,與左相對
E. 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后漢書o張衡傳》古時把貴族稱為右族或豪右
F. 梁弘御戎,萊駒為右。 《左傳o崤之戰(zhàn)》 車右,陪乘的人
108.再
A.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左傳o曹劌論戰(zhàn)》 第二次
B. 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歸有光《項脊軒志》) 第二次
C. 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 (蘇洵《六國論》) 兩次
D.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兩次
109.造
A. 徑造廬訪成 (蒲松齡《促織》) 到……去
B. 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太夫人于堂上。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 到……去
C. 公輸盤為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公輸》 制造、建造
D.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 (孫中山《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形成、建立
E.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 《史記o屈原列傳》 制定
F. 造惡的享福貴又壽延。 (關(guān)漢卿《竇娥冤》) 做、行
110.知
A.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知道、懂得
B.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孫子》 了解
C.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認識,熟知
D.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認識,熟知
E. 官知止而神欲行。 《莊子o庖丁解?!?知覺,感覺
F.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識別,分辨
G.吾師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韓愈《師說》) 識別,分辨
H. 孰為汝多識乎! 《列子o兩小兒辨日》 知識,見解
I. 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國語o勾踐滅吳》 主持,管理
J. 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登。 (姚鼐《登泰山記》) 主持,管理
111.致
A.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勸學(xué)》) 又寫作"智",智慧、明智
B.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fù)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史記o屈原列傳》
C. 賴明君子信義昭彰,致達遠冤。 《柳毅傳》 送,送達
D.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秳駥W(xué)》 達到
E. 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過秦論》 達到
F.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fù)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史記o屈原列傳》表達,表示
G.余幼好書,家貧難致。 《黃生借書說》 獲得,得到
H.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過秦論》 招請, 招集
I. 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孔雀東南飛》 致使,使得
J. 昔為錢塘長,今則致政焉。 《柳毅傳》 送還,交還專心致志。 用,盡
K. 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蘭亭集序》 情趣
L. 乃致其父兄昆第而誓之。 《勾踐滅吳》 獲得,得到
112.質(zhì)
A. 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 《觸龍說趙太后》 抵押品,作為保證的人或物。
B. 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 《觸龍說趙太后》 作抵押品,做人質(zhì)
C.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 《捕蛇者說》 質(zhì)地,底子
D.文質(zhì)彬彬。 質(zhì)樸,樸實
E. 君不如肉坦伏斧質(zhì)請罪,則幸得脫矣。 《廉頗藺相如列傳》 刑具,刀斧底下的墊座
F.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伏身傾耳以請。 (宋濂 《送東陽馬生序》) 問,質(zhì)問
G.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zhì)事楚。 《信陵君竊符救趙》 初見面時送的禮物
H.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 《離騷》 本質(zhì),品質(zhì)
113.治
A. 故治國無法則亂。 《察今》 治理,管理
B. 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屈原列傳》 安定,太平
C.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諫太宗十思書》 治理,管理
D.民治渠少煩苦。 《西門豹治鄴》 修治,建造
E. 于是約車治裝,載券而行。 《馮諼客孟嘗君》 整理,備辦
F. 今治水軍八十萬眾。 《赤壁之戰(zhàn)》 訓(xùn)練,整頓
G.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赤壁之戰(zhàn)》 對付,抵御
H.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 《扁鵲見蔡桓公》 醫(yī)治
I. 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扁鵲見蔡桓公》 醫(yī)治
J.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出師表》 處理,處治
K. 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fù)有株治。 《五人墓碑記》 處理,處治
L. 此為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儀哉! 《孟子o齊桓晉文之事》 講求,研究
114.諸
A. 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 《齊桓晉文之事》 眾,各
B. 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yīng)陳涉。 《陳涉世家》 眾,各
C. 諸侯之所亡 ,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六國論》 眾,各
D.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愚公移山》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E. 不識有諸? 《齊桓晉文之事》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F.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莊暴見孟子》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G.矯命以債賜諸民。 《馮諼客孟嘗君》 介詞,相當(dāng)于"于"
H. 王如改諸,則心反予。(反予:召我回去) 《孟子o公孫丑下》
115.賊
A. 淫侈之俗日日一長,是天下之大賊也。 《論積貯疏》 禍患,禍害
B.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 《出師表》 強盜,作亂得人
C. 二豪賊劫持。 《童區(qū)寄傳》 強盜,作亂得人
D.由是賊中險易遠近虛實盡知之。 《李塑雪夜入蔡州》 強盜,作亂得人
116.族
A. 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過秦論》 宗族,家族
B.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傷仲永》 宗族,家族 (收族:和同一家族的人搞好關(guān)系)
C.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阿房宮賦》 滅族
D. 誰得而族滅也。 《阿房宮賦》 滅族
E.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 《師說》 類
F. 族庖月更刀,折也。 《庖丁解?!?眾,一般的
G. 每至于族,我見其難為,怵然為戒。 《庖丁解?!?交錯聚結(jié)之處
117.卒
A. 持五十金,涕泣謀于禁卒,卒感焉。 《左忠毅公逸事》 差役,隸卒
B. 戍卒叫,函谷舉。 《阿房宮賦》 步兵,士卒
C. 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 《李愬雪夜入蔡州》 步兵,士卒
D.初,魯肅聞劉表卒。 《赤壁之戰(zhàn)》 死
E. 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 《孔雀東南飛》 完成,終結(jié)
F. 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陳情表》 完成,終結(jié)
G.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廉頗藺相如列傳》 終于,最終
H. 卒以此之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屈原列傳》 終于,最終
I. 五萬兵難卒合。 《赤壁之戰(zhàn)》 倉猝,突然
118.走
A.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扁鵲見蔡桓公》 跑
B.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木蘭詩》 跑
C.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石壕吏》 逃跑
D.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 《廉頗藺相如列傳》 奔向,趨向
E. 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 《阿房宮賦》 奔向,趨向
119.左
A.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孔雀東南飛》 與"右"相對
B.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游褒禪山記》 與"右"相對
C. 鳥起馬驚,疲逸道左。 《柳毅傳》 旁,旁邊
D.引避道左,以待趙人之過。 《中山狼傳》 旁,旁邊
E.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 《揚州慢》 古代地理上常以東為左
F. 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古代以右為尊,以左為卑。故貧賤者住在閭里左邊,官吏降職叫"左遷"。
G.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琵琶行》 古代官吏降職叫左遷
H. 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信陵君竊符救趙》 古代車騎以左為尊
120.坐
A. 王坐于堂上, 《齊桓晉文之事》 動詞,坐
B. 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座。 《信陵君竊符救趙》 座位
C. 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 《鴻門宴》 座位
D.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使楚》犯罪,牽連治罪
E. 耕者望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陌上?!?介詞,因為,由于
F.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介詞,因為,由于
G."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蜀道難》 副詞,空、白白地
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